砀山县“法律明白人”释放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-凯发客户端
2025年以来,砀山县982名“法律明白人”活跃在田间地头、村居院落,扮演着多重角色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。
法治思想的“播种机”,推动普法宣传入脑入心。“法律明白人”利用“人熟、地熟、事熟”的优势,将普法宣传从“台上讲”变为“身边教”,实现了法治宣传的场景化和常态化。鼓励“法律明白人”积极拥抱新媒体,创新宣传载体,拍摄14期《民法典》普法课堂系列短视频,深受群众欢迎。深度融入“江淮普法行”“法律夜市”等活动,用拉家常的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,将法治宣传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,真正做到了“群众在哪里,普法就跟进到哪里”。
矛盾纠纷的“调解员”,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。“法律明白人”作为扎根基层的“前沿哨兵”,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“法律明白人”既懂法,又懂情,能够在第一时间介入,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2025年上半年,全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36次,发现矛盾纠纷1107件,预防389件,取得显著成效。探索一系列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的调解品牌,葛集镇创新性地将“法律明白人”与“五老”队伍结合,成立了“老书记调解室”;官庄坝镇探索了“村党支部网格老执法律明白人”的多元治理模式,充分发挥“法律明白人”作用。
公共法律服务的“引导员”,架起群众与法治的桥梁。“法律明白人”作为关键桥梁,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。常态化推送法律顾问的服务时间、凯发客户端的联系方式和专业领域,帮助群众寻找便捷的法律援助方式,实现专业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,引导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顺利进入程序,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和普及率。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,有效引导群众高效对接公共法律服务资源,打通了服务供给与需求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真正实现了“服务跟着群众走”。
社情民意的“信息员”, 畅通基层治理“微循环”。“法律明白人”身处基层一线,是社情民意的最佳观察者和收集者。通过捕捉群众的法律需求、政策期盼以及潜在的矛盾风险点,及时向上反馈,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。葛集镇“老书记调解室”在调解过程中收集到的40余条意见建议,内容涵盖了土地流转、环境整治、养老服务等多个方面,疏通基层治理的盲点和堵点,及时调整优化,打通基层治理“微循环”,推动政策落地。